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當荷花盛放 當螢火蟲飛舞 今天(7月23日)5時 大暑節(jié)氣 裹挾著熱浪撲面而來 這意味著 我們進入了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jié) 暑,熱也 從日者聲 ——《說文解字》 暑,煮也 熱如煮物也 ——《釋名》 萬物蒸煮、驕陽似火 “蒸煮模式”即將開啟 夏天中的夏天來了 你還好嗎? 大暑三候 大暑分三候 一候腐草為螢 螢火蟲產卵在落葉與枯草之間 經幼蟲、蛹而至成蟲 在盛夏孵化而出 仲夏之夜 林間熒光閃爍,仿若仙境 是難得一見的絕妙景象 此時土壤內濕氣潮潤 天氣也濕熱難耐 在這“上蒸下煮”的時節(jié) 來一份清熱解暑的綠豆湯 是這個季節(jié)愜意的享受 三候大雨時行 大暑節(jié)氣 常在午后降下大雨 雨勢大,但下雨的時間不長 雨后可以稍稍緩解一些暑氣 “微風忽起吹蓮葉,青玉盤中瀉水銀” 說的就是暑天大雨的情景 大暑飲食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在酷熱的大暑時節(jié) 人們很是注意飲食 在北方將之稱為“貼伏膘” 北方人的習俗是 吃面條、餃子、雞蛋 老北京人還會做冰鎮(zhèn)酸梅湯沿街叫賣 臺灣有吃鳳梨的習俗 民間百姓認為 這個時節(jié)的鳳梨最好吃 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fā)音和“旺來”相同 所以也被用來 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 廣東有“吃仙草”的習俗 “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 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 有神奇的消暑功效 大暑養(yǎng)生 冬補三九,夏補三伏。 在養(yǎng)生保健中 常有“冬病夏治”的說法 在夏季 應細心調養(yǎng),重點防治 夏令氣候炎熱 易傷津耗氣 可選用藥粥滋補身體 “冬吃蘿卜夏吃姜” 夏天雖熱 但內臟反而是冷的 吃姜可以暖胃增食欲 持續(xù)高溫天氣 不僅帶來身體上的不適 還可能出現“情緒中暑” 應戒躁戒怒、遇事學會冷處理 大暑,致敬高溫下的勞動者 最熱的大暑時節(jié) 有人吹著空調酣睡而他們依然揮汗如雨空調修理工 他們在高溫下的辛勞 只為了你能多享受一份清涼 交警 他們不是不懼怕烈日 只是希望在路上的奔波的人們 安全抵達 農民 烈日當頭 總有田間地頭佝僂的身影 旱澇交替的天氣 考驗著種地人的耐心 夏日里的汗流浹背 是為了秋天的碩果累累 記憶中的大暑 是午睡醒來窗外耀目的陽光 是水缸里浸著的冰鎮(zhèn)西瓜 是傍晚在小院里納涼時的清風蟬鳴 是荷塘月色、稻田飄香 大暑 夏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 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jié) 可是 不經歷酷暑 哪等得來清涼 最熱的時候來了 秋天還會遠嗎 你好 夏天里的夏天! 今日大暑! 驕陽似火 愿有人陪你 躲艷陽、撲流螢 來源:新華網江蘇頻道 策劃:劉洪 監(jiān)制:陳璟春 作者:谷朋 龐雪汀 編輯:梁甜甜 校對:劉怡然 |